广西百色内涝持续,积水为何难消?专家解析

频道:体育 日期: 浏览:1

9月25日至10月7日,受“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个台风连续叠加影响,广西百色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12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靖西市、德保县受灾最为严重。10月21日12时统计,百色全市累计发生365个内涝点,已消退286个,未消退79个。

广西百色内涝为何积水难消?当地排涝工作进展如何?

上拦下泄,多睦村洪水逐步消退

德保县有18个村屯出现内涝。那甲镇的多睦村,本月初出现严重洪水,且消退缓慢,是德保县受淹村屯中灾情最严重且处置难度最大的。为了加快退水速度,当地于19日开始上拦下泄,加快退水。目前排水工作进展如何?

总台央视记者张腾飞搭乘橡皮艇来到了多睦村,现场看到还有很多一楼的民房泡在水里,现在村里水深最深的地方大概4米。好在出现洪水的时候,全村的106户400多位村民都第一时间转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受到这些天当地上游拦水以及自然消退等原因的影响,现在村里积水也出现了明显回落,比最高水位下降了60厘米左右。

中国安能一局百色洪涝灾害抢险指挥长由淑明介绍,排水下降比较慢,还是受近期降雨影响,德保和靖西地区地下水位整体抬升,好多下泄的溶洞受到地下水的抬升以后形成一个顶托,下泄就比较慢。

10月17日,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函请,中国安能携带31台套专业救援装备迅速驰援百色。在德保县多睦村,通过操控航拍无人机、水下测绘艇、水下机器人,开展空中巡查、水下探测与地形建模,科学分析多睦村水位居高不下原因,并组织专家论证,制定“上拦下泄”的加快排水措施。

总台央视记者张腾飞介绍,洪水之前多睦村有大量民居,周边还有大片农田。但是经过多轮强降雨之后,现在多睦村形成了一个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积水区。这些积水除了降雨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多睦村的上游,有一个多旁水库,现在水库里有800万方的存水,这些水会经过多气洼地,多气洼地和多睦村之间有地下暗河相连。水库里的水不断涌入多睦村,同时多睦村向外排水只有一个现在不是很通畅的地下暗河,导致了多睦村现在的水位居高不下。

怎么办呢?一方面在连接水库和多气洼地之间最狭窄的垭口处会修建一个挡水坝,防止水库的水进一步向村里涌。同时,还通过人工抽排的方式将村里的水逐渐抽排到水库里,加速村里洪水的消退。

在垭口封堵作业点,由于没有道路,救援队员调派可载重60吨的动力舟桥,将大型重型机械与物料快速送达现场,24小时不间断进行封堵作业。

总台央视记者赵雨彤在连接多旁水库和多气洼地的一个垭口处看到,经过两天的作业,中国安能已经在这里建成了一个挡水坝,用黏土在挡水坝表面进行铺设,起到防渗作用,防止水库里的水进一步渗透到下游的多睦村。21日,整个垭口的挡水工程将全部完成。随着上游挡水工程的基本完成,对多睦村的抽排水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多支救援力量携带了大型抽排设备,正在加紧抽水。

中国安能一局百色洪涝灾害抢险副指挥长 边防:这次的抽排完全不同于平时内涝的抽排,它从抽的到排的高差有38米,距离达到670米,首次遇到这个难度。我们紧急调派一台能够实现高扬程的抽排设备,从8米扬程调整到25米的高扬程。

面对高扬程、长距离抽排难题,现场正加快修建多个蓄水池,方便多台水泵接力抽排。经初步估算,多睦村积水超过100万立方米,当地政府也协调多方抽排力量驰援,加快积水消退。

三个台风接踵而至,降雨量偏多五倍以上

广西百色为什么出现这么严重的内涝?直接原因就是雨多。9月25日至10月7日,“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个台风接连波及百色,带来了持续的降雨。降雨多到什么程度呢?在百色、靖西、德保、田阳、那坡等县(市、区)过程雨量超过400毫米,最大降雨量达接近700毫米,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多五倍以上。

为何不第一时间排水?

超乎寻常的强降雨往往会导致内涝的出现。以往一旦出现内涝,大家经常会看到当地组织排水,加速降低水位。百色内涝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排水治涝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院副院长孔猛先介绍了百色内涝区河流特点,此次内涝严重的靖西市、德保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洼地,四周群山环抱,村屯位于中间的洼地上,因为岩溶的侵蚀形成了一些溶洞(当地叫消水洞或落水洞)、天窗以及裂隙。正常降雨条件下,地表水从这些口汇入地下,和地下河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系统,这些河流特点给此次内涝区抽排水带来了一些困难。

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排水治涝?

一是前期一直处于涨水过程。百色经历的两场极端降雨过程,降雨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再加上地下河汇水以及退水本身就比地表河慢,两场极端降雨叠加造成地下河满溢,以往用于排水的溶洞成了冒水点,无法形成有效的排水通道,水位持续上涨,第一时间只能转移群众。

二是找到有效而又安全的排水承泄区非常困难。比较有效而又安全的承泄区往往是较大的地表河,这些内涝点基本位于地下河的上游,距离下游地表河较远,排水效果达不到要求。就近排水在效果上可以立竿见影,但有些涝点往往上下连片位于地下河通道上,盲目排水可能引起与其有关的其他涝点的灾情加重,造成风险转移。

基于以上原因,后期需通过连续观测水位、流量变化以及详细勘察后,方能做出安全可行的排水方案。

不同内涝点情况差异大,排涝方案各不相同

现在,德保县多睦村与靖西市雅丽村大力屯的水位都有所下降。这两个地方采取的排涝方法差异很大。

在雅丽村大力屯,是通过抽水设施将积水排到村外不远处的一个消水能力大的消水洞。

在德保县多睦村,则是在连接水库和村庄的垭口处修建堤坝,同时将村里的水抽排到水库里。

每个地方面临的自然条件、现场都不一样。此次百色内涝消退积水的难度可见一斑。

面临怎样的困难?采取哪些措施?

截至21日中午12时,百色仍然有79个内涝点没有消退。消除积水,当地面临怎样的困难,将采取哪些举措?

孔猛介绍,勘察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由于缺乏详细的大比例的水文地质图,缺乏溶洞、天窗等分布情况的基础数据,再加上村民所了解的一些溶洞基本淹没在水下,对于涝点的来水和排水路径尚未完全查明,给科学有效方案的制定带来不确定性。目前,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系统的水文观测体系,设立水位尺,明确专人、定时(早8时,晚8时)专报,对于一些人工干预或存在异常的涝点加密观测;对于一些灾情严重、有明显出入水的涝点进行流量观测,为制定抽排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加快下游地表河底水下泄,通过水库、电站调度以及一些河流卡口疏通等措施,加快地表河流尤其是地下河入口处的地表河排泄,降低水位,为地下河出流创造条件。

三是调集多方力量,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勘察、测量,视水位消退情况,多次进场调查,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抽排方案提供支撑。

四是按照“一点一策,分类施策,系统治理”的思路,加快编制完成了“一点一策”方案。对具备人工抽排的点,采取“上游人工连通抽排、下游观测水位调整”的方法,具体就是分析研判地下河上下游联系,利用抽水措施将消水能力大的一侧与消水较弱或不消水的一侧连通起来。下游加密观测地下河通道上的其他出水点情况,视水位变化情况加大或减小抽排流量,从而降低涝点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