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果园港的新变化——长江上游最大枢纽港蹲点记

频道:综合 日期: 浏览:1

新华社重庆 11 月 6 日电 题:果园港的新变化——长江上游最大枢纽港蹲点记新华社记者李晓婷 16 年前,刘炼来到长江上游的重庆果园港工作时,从来没想过这座港口有一天能联通世界。" 当时的港口只有一条便道、一艘浮吊船,连堆场都没有,尘土飞扬,每年只发送少量内贸货物。" 如今已是重庆果园港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刘炼回忆。现在的果园港,已远超他的想象—— 18 个 5000 吨级泊位、14 条铁路专用线,年吞吐量超 2600 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 200 万标箱,可通达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 多个港口,已成为西部地区联通全球的 " 中转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记者在一线感受到,果园港的一个个新变化诉说着这座内陆港口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故事。货轮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被岸桥稳稳 " 夹 " 起,堆场上摆满货物,秋冬时节的果园港依旧热火朝天。指着远程控制室巨大屏幕上的两台白色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刘炼说:" 港口建设迈向智能化、绿色化,为果园港提升多式联运物流效率、承担更多开放功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有 15 年驾龄、如今已熟练掌握远控无人集卡的司机谭贤华告诉记者,无人集卡全程智能化、自动化作业,精确避障,而且使用新能源,实现全时作业和零排放、低噪音。" 以前传统卡车运输,两条作业线需要 6 名驾驶员,现在只需要 1 名远控司机和 1 名现场安全员。" 工作人员在重庆果园港远控室操作吊装集装箱。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不久前,果园港被评为 " 四星级智慧港口 ",成为长江上游首个拥有 " 四星级绿色港口 "" 四星级智慧港口 " 双四星的港口。统计显示,港口作业效率提升带动货物周转速度加快 15%,每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亿元。来自民生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司机徐登华深有体会:" 以前来港提货,有时办手续可能得一两天。现在出发前,App 上完成预约缴费,到港后直接前往作业点。" 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正在运送货物。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以往,西部地区货物出海要么向东搭船,要么使用价格昂贵的空运,现在果园港衔接四向出海通道,更快、更优、更 " 丝滑 "。" 就这个点!" 在重庆港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水平的办公室,悬挂着一幅世界海运交通地图,如果嵌套上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 一带一路 " 的路线图,会发现这些线交汇于果园港这个 " 点 "。" 果园港居于内陆,却拥有联动几大通道的优势,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对果园港来说是吹响了‘冲锋号’。" 张水平说,联动优势怎么发挥好?港口建设怎么跟上深化对外开放的迫切需求?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道新命题。从长江逆流而上的玻璃基板,在果园港分运到西部多个省份,制成液晶屏幕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后,又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欧洲和东南亚地区;中欧班列运回的原木和打印机等,顺着长江运往东部地区……美国康宁玻璃在重庆和四川同时布局了玻璃基板生产基地。每周来自海外的原材料通过江海联运抵达果园港,运入保税仓储,待到生产时再分发到生产基地,仅此一项,就可为企业节约 5% 以上的物流成本。行走在果园港,发往四川宜宾的锂矿石、从新疆运过来的煤炭、即将装船出海的汽车等货物种类丰富;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最新落地了吉尔吉斯斯坦 - 中国(重庆)经贸合作中心、上合平台国际贸易中心,让国际合作更直接;保税加工、航空物流、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在重庆果园港码头停靠的货轮。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记者感到,以前来到果园港看江、看船、看货箱,现在看区域联动、看产业集聚、看国际合作。今年 7 月," 广安 - 果园 " 无水港项目正式落地,这一创新合作将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把果园港 " 沪渝直达快线 " 功能延伸至四川广安,为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出海开辟更高效、更便捷的物流通道。如今,港口对周边地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大大提升,港园城融合发展加速,未来要逐步建立起 " 前港后园 " 式产业生态。" 十五五 " 规划建议提出,"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 追求量的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更要追求高质量发展。" 张水平说,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物流枢纽建设,我们正推进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装卸、运输、仓储等各类场景中的应用,探索高水平构建对外通道,一起把港口 " 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