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华戏剧发布演出矩阵,音乐剧《小王子》将登上巴黎舞台

频道:综合 日期: 浏览:1

10月12日,由央华戏剧主办的“欢聚江南·大戏看北京 戏剧行动”发布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举行。这场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超长”发布,以“6部重磅戏剧作品+1部剧综”的阵容,涵盖经典复排、原创探索与国际合作:《江南·十二场欢聚》(剧综+舞台剧)、《鳄鱼》《如梦之梦》《日出》《小王子》《戎夷之衣》。

演员凯丽与青年演员李其炫共同唱响《江南·十二场欢聚》主题歌《长虹少年吟》,拉开了发布会序幕。 

《江南·十二场欢聚》公布舞台演出计划

“我是话剧《鳄鱼》的演员小涛!”李其炫手持话筒脱口而出的自我介绍,错把自己的名字说成了角色名,引发全场善意的笑声。作为“江南门生”计划的代表,李其炫多面手的能力获得央华版《日出》中顾八奶奶扮演者、知名播音主持人徐俐的公开赞赏:“主持、舞蹈、唱歌、戏剧表演俱佳,都很精彩。”

李其炫领衔江南门生群体齐齐亮相

江南门生群体的创新活力在原创小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将戏剧与直播带货巧妙结合,惟妙惟肖的表演使现场热度瞬间飙升。而在《江南·十二场欢聚》舞台剧版中饰演“中国丝绸之母”费达生的张馨予,坦言首次挑战话剧“紧张到失眠”,恰是这群青年演员对待个人舞台首秀勤勉敬畏的真实缩影。

张馨予上台讲述自己首次参演话剧的心得体会

《江南·十二场欢聚》是本次发布会的核心焦点。该综艺以大运河文化为根基,将戏剧艺术、综艺表达和文旅场景有机结合。通过构建“人才培养-文化呈现-消费闭环”的全域艺术生态,培育“学习型演员”,既是对江南文化演绎在新时代焕新之道的有益尝试,也是对新质文艺生产力的积极探索。

今年6月22日,《江南·十二场欢聚》在吴江开机照

据介绍,综艺版《江南·十二场欢聚》在首播当日,即以强劲势头掀起全网话题热度。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4229.6万,讨论及评论量累计27.3万,全网转发量超过23万次,点赞量也达到4.5万。

在综艺版播出后获得热烈反响的基础上,本次发布会正式公布舞台剧版的计划:2026年2月5日至8日,苏州湾大剧院将上演《江南·十二场欢聚》限定版演出,让更多的人进剧场,拓展市场和文化并举的新空间。

莫言作品改编,话剧《鳄鱼》领衔好戏连台

莫言作品改编的《鳄鱼》剧组成为老戏骨展现功力的舞台。主演赵文瑄两手一摊,分指身旁的搭档演员凯丽和李勤勤,“(她俩)一位是我的夫人,一位是我的情人”,幽默介绍点燃现场;白凯南“明年的演出排了300多场”的豪言,则引来凯丽“平常心、平常心”的暖心寄语。该剧当晚在北京上演后,将赴重庆参与文华奖终评演出及香港站演出,其巡演历程本身已成为一场戏剧与文学的对话。

《鳄鱼》剧组

央华版《日出》在万方担任剧本总监的指导下,由何赛飞、赵文瑄、徐俐领衔演绎,将于2026年2月11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赵文瑄坦言巡演过程“轻松愉快”,徐俐则用“美妙无比”概括自己初涉话剧世界的感受。她回忆该剧在上海演出时,面对开场前5分钟全场爆满的场景,现场工作人员一句“你们这戏蛮有名的”,被她视作“对演员最好的鼓励”。

孟庆旸(左)将在《如梦之梦》巡演期间出演盛年顾香兰

作为央华戏剧的经典剧目,《如梦之梦》在演出12年、268场后,全新巡演阵容此番也正式公布:北京站于2026年1月1日启幕,巡演期间孟庆旸接棒许晴出演盛年顾香兰,徐俐将出演老年顾香兰。这种跨越人生阶段的演绎,无疑成为演员突破自我与传承戏剧精神的重要尝试。

于晓光演唱

此外,现场还公布了由李静编剧、于晓光主演的《戎夷之衣》新一轮的演出计划。该剧将于2026年3月14、15日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之后开启新一轮全国巡演。

中法合作音乐剧,“找到每个人心里住着的‘小王子’”

中法合作的音乐剧《小王子》将发布会的视角引向了东西合璧。该剧自今年11月中旬起,将陆续巡演武汉、南京、杭州、沈阳等城市,2026年更将登陆法国巴黎北方布夫剧院等国际舞台。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阐述创作初心时表示:“戏剧能够将我们连接在一起,让我们跨越文化、国家和文明的差异,彼此靠近。”

让·贝洛里尼朗诵,该剧制作人安娜伊思·马田翻译

发布会现场,让·贝洛里尼朗诵了《小王子》的作者,法国作家兼飞行员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写的一段话:“我们为什么要彼此仇恨呢?我们同舟共济,是同一艘船上的水手,为同一个星球所承载。如果不同的文明能够互相支持,出现新的融合,当然是好的……人们如果能意识到这种根本的联结,或许会停止将彼此推向深渊。”

“所以我们这部戏是关于一个家庭,一个小小的房子,一个小王子,一个飞行员,学会如何彼此共处的故事。我作为导演,不过是在观察演员并和大家一道往前走。”让·贝洛里尼强调说,在《小王子》的剧组“不是谁来教谁该怎么做事”,“大家聚在一起是在互相学习,看看能碰撞出什么样的魔法时刻,并且找到每个人心里的那位‘小王子’。我相信在座的观众们也是一样,大家心里都住着一位‘小王子’。”

从曹禺《日出》的批判精神到莫言《鳄鱼》的人性寓言,从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的童话哲思到江南文脉的当代转化,七部作品在冲突与融合中,共同回答着“戏剧何为”的永恒之问。正如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所言:“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戏剧在更广阔的文娱环境中拥有它自己应有的、有品质的生命力。”